在资产运作平台建设方面,央企层面将有突破性进展,明年将出现“国资委-平台公司-企业”的三层管理架构。在地方层面,国企资产重组的步伐将快于央企,基本思路是以同业合并、突出主业为主,推进资产同质、市场同向的国资重组,打造竞争能力突出的大型企业。
央企改革方案胎动,地方国资改革起航。明年初,中央与地方将出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指导意见,并配套出台组建国资投资运营公司、分类监管、员工持股等多个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完成所监管企业改革的初步规划,选择部分企业开展国企改革试点。
展望2014年,市场化重组与股权激励等是明年国资改革的先行部分,并将对国企发展起到重要驱动作用。业内人士指出,大股东注入资产、上下游/跨行业并购、引入战略投资者等资本重组形式将带动企业业绩改善与国资布局调整,意味着各级国资部门监管企业数量将大幅缩减;股权激励将出台新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地方上市国企与需改制国企将先行推出激励计划,央企则很难在明年有实质动作。
加快重组国企数量将缩减
央企层面,业内人士表示,明年可能在78家钢铁、煤炭、建筑、食品、汽车等竞争性央企中合并十家企业左右。
“明年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推进分类监管,按照一企一策的方法为央企分好类,第二步就是重组,”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石油等保障类央企可能还会按兵不动,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领域是重组重点,可通过‘合并同类项’减少企业,或通过股权改革剥离业务。”
在资产运作平台建设方面,央企层面将有突破性进展,明年将出现“国资委-平台公司-企业”的三层管理架构。国资委将在明年设立一至两家投资控股公司试点,模式类似华润、国开投、保利、招商局、中化集团等,即一个集团公司下属若干多元化业务。
在地方层面,国企资产重组的步伐将快于央企,基本思路是以同业合并、突出主业为主,推进资产同质、市场同向的国资重组,打造竞争能力突出的大型企业。
至于资本运作平台,国资委研究人士指出,地方多地已建立平台且国资体量小,明年的工作重点不是新建而是完善,根据原有平台的建设情况再决定是否新建平台以及平台的类型。
从现实来看,地方国企的重组有充足内力。李锦认为,地方国企利润率远低于央企,改革更主动。同时地方国企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点“财源”,地方政府有动力快速推进。
引入战略投资者
随着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的推进,引入战略投资者成为诸多国企在下一步改革中考虑的首要问题。
央企层面,国资委已经确定将企业分成四类,有针对性地推进混合所有制。下一步将根据不同类型的央企,确定每一类企业之中国有资本持股的最高比例,并规定时间表,保证引入外部投资者、股权多元化顺利进行。
国资委人士表示,基金有望成为监管层重点鼓励央企引入的外部战略投资者,促使形成股权分散的格局,鼓励基金做好准备,深入调研产业情况,瞅准时机与央企合作。地方层面也已行动起来,多地设定了量化目标。
业内人士认为,在新一轮国企资本重组中,民资最大的进入机会在地方。李锦分析,地方国企总的来说经济效益不高,行业门槛较低,民资可通过产权转让、股权改革等方式进入,可重点考虑中西部城镇化将利好的行业。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一方面可推进不同所有制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构成对相关企业的业绩驱动。另一方面,通过推进低效资产的盘活整理,国资也将实现“腾笼换鸟”,调整布局,在行业分布上进一步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