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服务|法规库|加入我们|联系我们

释放维稳信号 债市审计风暴软着陆 2013-05-23

·作者:董云峰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表时间:2013/5/23  

昨日(22日),在北京金融街,一场牵动债市万千人心的监管通报会议,释放出了众所期待的维稳信号,至此,这场债市风暴有望软着陆。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多方证实,在这次会议上,央行要求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自查,防范债券交易风险,同时表态将规范代持业务,对丙类户要逐步取消或升级。

 

据本报记者了解,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司长吕劲松、公安部经侦局局长孟庆丰均出席了会议并讲话,显示相关部门已就整顿银行间债券市场达成了阶段性共识。

 

“一如市场主流预期,央行的维稳信号很明显,可以说这场风暴最激烈的时候过去了。”一位接近央行的消息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接下来,央行将继续对银行间债市进行整顿,但是应该会采取温和渐进的态度,不会干预市场正常秩序。”

 

一位券商固定收益业务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市场的情绪将会得到安抚,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有过利益输送的人将躲过处罚,监管的态度还需要继续观望。”

 

审计署2013年第1号公告曾披露,央行正在研究完善债券市场发展顶层设计,加强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管理,严肃查处违规事件,切实维护市场公开透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央行释放维稳信号

 

本报昨日曾报道,央行定于424日召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开会,主要议题正是围绕当前的债市风暴;此举一方面旨在维稳银行间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很可能探讨以丙类户治理为重点的改革内容。

 

昨日下午,多位大型商业银行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在这次会议上,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要求商业银行对债券交易进行内部清理,于本周五17点前将具体工作方案上报央行,并于510日前向央行上报内部清理结果。

 

另据透露,央行还称,对于未来金融机构自查出来的问题,将争取“宽恕处理”。

 

令市场倍感欣慰的是,此次央行表态对代持交易出台新的管理规则,而非禁绝。同时,对于丙类户,要逐步取消或升级,并没有要求立即取缔。

 

一场酝酿已久的审计风暴

 

据本报记者了解,从2010年开始,审计署就已经将目光对准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在过去三年里,经过审计机关审计,发现了以财政部张锐案为代表的众多利益输送行为。今年以来,在高层的支持下,司法部门积极介入,这场酝酿了三年之久的审计风暴终于爆发了。

 

从审计署网站披露信息来看,为了整肃银行间债市“黑幕”,近年来审计机关付出了极大努力。这其中,审计署上海办居功至伟,其最先发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利益输送模式,并成功揭露多起案件线索,在金融业界形成了巨大影响。

 

审计署网站20129月的一篇新闻稿称,审计署上海办申报的“非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审计”项目获得了2011年度上海金融创新奖提名奖。

 

上述新闻稿显示,近年来,审计署上海办在金融审计工作中,持续关注国债发行、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等全新审计领域,查获多起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案件。“该办以个案为突破口,揭示银行间市场在交易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积极向人民银行、财政部等部门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正是在审计署上海办的建议下,央行在20114月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1年第3号),要求相关单位对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交易、清算及结算进行日常监测与管理,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随后在6月份,央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招标发行管理细则》,要求防止招标过程中的舞弊现象。

 

事情并未就此打住。在2012年,审计署及各地审计部门,就银行间债市审计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文章,其中流传甚广的是审计署广州办刘升华去年末关于丙类户的一篇文章。

 

在该文中,刘升华提出了治理丙类户的三大建议:一是规范场外交易,加快发展做市商制度等交易模式;二是公开市场业务,建立统一、有序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三是理顺监管体制,将丙类账户纳入国家有关监管部门直接监管范围。

 

对于债券市场人士而言,很少有人注意到,在去年1224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明确表示,2013年要加大查处力度,向腐败亮剑,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利益输送问题。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司长吕劲松当时举例称,张锐本来在财政部负责债券、国债招投标,但他却违规接受超过截止时间的所谓“应急投标”,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应急投标都是他的关系户,肥了自己的腰包,坑了老百姓的利益。

 

张锐是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原副主任。2010年,审计署在财政审计中发现,2007年至2010年,张锐利用职务便利,帮助他人在国债承销业务中获取不当利益,并从中收受巨额贿赂。20126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张锐死刑,缓期2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吕劲松还举例说,“我是某证券公司或者某银行的固定收益部的老总,我在外设立一个公司,再设立一个第三方,再通过银行间的债券市场,我低一点卖出,然后卖给我自己成立的公司,第三方再把它平价买走,这块利益就输送到我自己成立的公司,包括国债,包括企业债。”

 

至此,审计署对银行间债市的利益输送问题,已经了然于胸,这场刮向银行间债市的审计风暴高潮渐近,一直到上周万家基金邹昱案发。

 

    在去年12月份发表的《金融审计:中国特色的第四方金融监督》一文中,审计署郑州办王子剑指出,债券市场还存在多头管理,监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效果,建议尽快整合金融监管资源,强化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监管协调会商和监管信息共享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