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服务|法规库|加入我们|联系我们

IPO财务自查掉队 近百家企业或撤单 2013-05-22

·作者:郑培源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时间:2013/5/22  

核心提示:按照证监会此前的要求,531日是补交自查报告的最后期限,不能上报的企业将转为“终止审查”。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对于3月底选择延迟递交财务自查报告的那批拟IPO企业来说,距离材料上报的最后期限仅剩下最后十天。上证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上周末,仍有95家企业没有补交自查报告,其中不乏中邮速递、中国建材等大型央企及福建归真堂药业等市场关注度极高的企业。

 

多位保荐人对上证报记者坦言,除去极少数确因核查对象范围较广而延误的企业外,95家企业中的大多数会在十天内正式撤单。

 

“掉队”公司九成尚无动作

 

证监会上周末公布的拟IPO企业名单显示,744家排队企业中,除去623家已经递交核查报告的企业,以及264月之后新提交IPO申请的企业外,有95家企业因尚未递交自查报告而处于“中止审查”状态。

 

按照证监会此前的要求,531日是补交自查报告的最后期限,不能上报的企业将转为“终止审查”。上述95家企业中,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分别有24家、42家、29家。根据记者4月初统计的数字,延迟递交IPO自查报告的企业为106家,也就是说,在43日到516日之间的6周时间内,仅有11家企业补交自查报告,占延期企业的10%,而九成企业并无动作。

 

多位保荐人向记者坦陈,自己所保荐的项目尽管显示为中止审查,实际上已经准备撤单。

 

“我保荐的是一家民营企业,之前确实存在一些关联交易上的擦边球。三月末老板还想冲一冲,拖到现在,企业还是决定撤了。”一家投行业务领先的券商保荐人告诉记者,“还有很多企业担心,哪怕通过了核查,从排队到IPO可能还要一到两年,这两年的业绩难保不会再变脸。”

 

民营企业或现撤单潮

 

3月底延迟交报告的企业除去少数的确因为时间问题没完成核查之外,大多数应该是公司本身有问题,又不甘心立刻撤单,所以选择继续观望。”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告诉记者,“最近一个多月的财务抽查如此严格,对欺诈上市的保荐机构和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也是前所未有,这让投行界和拟上市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95家企业中占“大头”的民营企业或都“凶多吉少”,即便是国有控股企业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过相较之下,国有控股企业最终完成自查的可能性仍比民营企业高得多。记者采访到了备受市场关注的巨无霸——拟募资近百亿的中邮速递保荐机构相关人士,得到的答复是仍在准备。“中邮速递核查中遇到的主要阻碍是网点太多,到三月底确实无法完成自查,但我们综合考虑,通过核查应该没有问题。”

 

IPO核查预计6月底收官

 

上证报记者同时获悉,首批被抽中的30家企业现场核查工作已经结束,相关报告证监会有关部门上周已审核完毕。对于531日大限前递交自查报告的企业,监管部门计划于67日从中抽取第二批现场检查企业。在耗时约3周的企业现场检查工作之后,整个IPO在审企业财务核查工作预计将于6月底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