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正式闭幕,2009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方向将从今日起得以明确。
也是今天,市场普遍不看好的11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亦将 “见公婆”。目前的主流预期是, PPI、CPI会在10月份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跌;同时,11月外贸出口及工业增加值增速亦被看空。
预期·数据
PPI“破五”CPI“破三”
目前,市场各界对PPI同比增长幅度的预期均保持在5%以下。
中金公司近日预测,11月份PPI会降至4%~5%。虽然跌破5%,但这已是众多机构预测中较为乐观的数据。
相应地,市场预期11月份CPI时,“破三”之声此起彼伏。“我们预测应徘徊在3%附近,最低为2.4%,最高不会超过3.2%。”张新法表示。中金公司则预测CPI将在11月回落至2.4%~2.9%。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张涛也于昨日透露,11月的CPI增幅肯定会跌至4%以下,有可能低于3%。
预测·趋势
明年面临通缩 后年更危险
PPI与CPI连续数月的持续下跌,已经引发国内对通货紧缩的忧虑。目前市场普遍预测,我国经济明年有可能陷入临近通缩的窘境,但完全陷入通缩,即CPI连续3~6个月处于负值的可能性并不大。明年,大多数月份的CPI有可能维持在1%左右。
张新法认为,影响我国明年物价水平的因素包括资源、能源价格改革以及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计划。此外,由于物价普遍下降带来改革空间,水费、电费、燃气价格也有可能在明年调升。
张新法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反映到价格上有一定滞后因素,因此我国在2010年所面临的通货紧缩危险可能比2009年还要严重。同样,国信证券对我国未来两年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测报告显示,我国2009年GDP增速为8.8%,2010年则可能继续降至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