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服务|法规库|加入我们|联系我们

央企增持下一个谁出手 地方国资被寄予厚望 2008-10-09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络  ·发表时间:2008/10/9  

  融资融券的推出未能延续刚刚被点燃的做多热情,却迎来了大盘接连三个交易日的下跌。此时,市场又将目光对准了最具想象力的央企增持概念股上来。

  “印花税单边征收、汇金入市、央企大股东增持”,在制造“9·18行情”的三大救市措施中,央企增持是最具有持续性的,而汇金入市不过是央企增持的一个变种。在第一轮央企增持完成后,下一波携真金白银增持的公司会是哪些呢?

  地方国资被寄予厚望

  据Wind资讯统计,自8月末起截至106日,共有80家次上市公司股东进行了增持,增持股份数近5.12亿股。

  从918 日以来至今的增持公司并未呈现出明显的行业特征,联合证券分析师赵媛媛认为,央企增持的政治色彩浓厚,判断增持的出发点也应相应淡化商业性思维。

  18 日以来的7 起央企增持事件均发生在市值排名前20位的大盘股中,其对股指的拉升作用不言而喻。赵媛媛认为,央企增持颇具“救市”意味,其目的更多地是通过在大市值(流通市值)股票上的信号作用对股指产生拉动。

  这些企业在估值上并不具备优势——其PEPB 均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因此,联合证券认为,以市值和控股比例为主要标准,参考估值和行业景气度,宝钢股份、中国中铁、中国神华、中国石化被增持的可能性更大。

  国泰君安对此则持不同的看法。该行认为,从已进行增持的央企来看,其共性之一就是估值便宜,跌破发行价,或者PEPB 2005 年最低水平接近(甚至更低),这也相应地成为判断谁将增持的标准。

  基于上述结论,国泰君安认为,2005 年后上市且破发的中国神华、中海集运、保利地产、中国铁建以及2005 年前上市且PEPB 2005 年最低水平接近(甚至更低)的深天马、航天电器、中集集团、华侨城、鞍钢股份、宁沪高速、振华港机和中国船舶存在被增持的可能性。

  尽管存在上述分歧,但两家投行均对地方国资的增持行为存有期待。

  国泰君安认为,继央企之后,相信更多的地方国资委会行动起来,这可能是下一块令人心动的蛋糕。

  地方国企增持案例少,主要集中在上海。联合证券称,与央企增持不同的是,地方国资委的增持在表态的同时,商业利益倾向更明显,最近被增持的地方国企基本上低于行业估值。

  赵媛媛认为,以估值和控制权为主要标准,参考估值、行业景气度和公司的政治积极性(可观察其在股改和大非延期减持中的表现),上海国资委下属上海建工、隧道股份、上实医药或将被增持。

  增持效果难定

  同为增持,不同的态度成为关键:是作秀还是掏出真金白银?

  在增持的密集期——在919 日至26 日期间,有28 家公司公告大股东增持。增持行为自身只带来了18 亿元的资金流入,这些资金仅相当于流通市值0.01%,但撬动的却是5000 多亿的成交量和13%的涨幅,可谓“四两拨千斤”。

  增持比例也是微乎其微:在这28 起增持案例中,增持比例超过流通股1%的还不到30%,其他央企,尤其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汇金公司对三大银行的增持比例更是不到0.03%

  某私募人士认为,央企尤其是汇金公司增持的力度,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相关股票的价量表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昭示这波反弹能走多远。央企并未面临现金约束,汇金增持更是不缺现金,因此其救市态度才是关键。

  赵媛媛认为,由历史增持数据判断,目前股价的涨幅都建立在并不确定的预期上。在宏观经济每况愈下已成市场共识的背景下,对股市向好的预期则不断需要增持公告来刺激和维持。

  然而,时间的特殊性却为大股东增持带来了更多变数。

  为便利大股东增持,交易所修改了增持指引,规定上市公司业绩快报或者定期报告公告前10日内,相关股东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此前这一期限是30日。

  尽管如此,随着三季报发布期的到来,央企的增持行为肯定会受到制约。更重要的是,在季报发布之际,市场情绪将更多地由企业盈利左右,增持效果的不确定性也将增大。上述基金人士表示,央企增持概念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撑十月的行情又添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