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财政部下发了65号文“关于清理国有控股上市金融企业股权激励有关问题通知”。该文明确指出,国有控股上市金融企业不得擅自搞股权激励,对于准备设立和已经在做股权激励的企业,都要暂停等新政策明确后再定。
“这个(文件)不是刚刚出来的,很早以前(财政部)就跟我们说过了。”7月30日,兴业银行董事会办公室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此前,宁波银行在成功运作上市之后,出现了高管“一夜暴富”的财富效应,把金融行业的股权激励一度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尽管如此,在当时股市如火如荼之际,仍有不少银行、保险等金融类上市公司欲追随其后。
然而,另一方面,关于财政部有意清理国有金融企业股权激励的消息早已在市场有所流传。今年3月初,财政部金融司有关人士曾表示,将于今年年内出台《金融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激励办法》,“在办法出台之前将不批准任何一家国资金融企业的股权激励计划”,对金融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激励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
不过,在今年3、4月间,关于一些上市金融公司欲进行股权激励的消息仍不断见诸媒体。
此外,4月初,有媒体曾称,自著名咨询机构得到消息,中国人寿、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数家金融类上市公司都在委托其做股权激励方案。
不过,7月30日,问及股权激励一事,前述兴业银行人士表示此前兴业银行只能够说有过实施股权激励的意向,但并未上董事会等进行正式讨论。“股权激励走的程序会比较多。有几个环节,包括从国资委到财政部,控制比较严格,所以我们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说。
据了解,目前多数金融类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已经踩了“刹车”,包括交行、中国人寿、中国财险在内已暂停其H股权激励,而一些准备上市的城商行也因此放缓了上市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