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  页|我们的优势|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服务|法规库|加入我们|联系我们

营改增一周年 让企业获得感更加明显 2017-5-18

·作者:佚名  ·来源:金融世界  ·发表时间:2017/5/18  

全面推行营改增一年来,给纳税人减轻了多少负担,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活力?针对这些问题,近日本刊记者在上海等地进行了实地采访。

 

企业减负效应明显

 

成立于201012月的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在201651日首次纳入营改增试点,并在当日凌晨开出上海市静安区第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与缴纳营业税相比,从20165月至12月,企业累计减负超过3000万元。目前企业共有14个简易征收项目,减负效应较为明显。”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据该负责人介绍,为主动适应营改增,中铁上海工程局做了一系列的具体工作:

 

首先,在集团财务部配备了税务专职人员,成立了税务科,负责集团公司所有涉税事项;其次,通过编发营改增手册等途径和方式,向下属子公司宣传营改增政策;三是对一些营改增具体业务,特别是涉及增值税发票开具的事项,反复告知提醒相关税务办事人员流程时限,打通了企业从掌握政策到执行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积极主动与主管税务机关联系沟通,获得了及时的辅导和答复。

 

作为全国首个开展营改增试点的城市,上海实施这一改革已有逾5年时间。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上海营改增5年试点成效分析报告》,5年来上海的累计减税总额高达1967.3亿元。

 

仅以2016年为例,上海市营改增减税规模居各省之首,达到近840亿元,广东和北京减税规模也都超过600亿元,分别位居二、三位。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表示,从上海实践看,营改增的减税效应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试点企业直接减税,5年累计减税869.5亿元,占减税总额的44.2%;二是部分跨境服务出口由征税改为退免税,累计减税162亿元,占减税总额8.23%;三是下游企业新增抵扣减税,5年累计减税935.9亿元,占减税总额47.57%

 

“这反映了营改增不但对试点服务企业减税,同时试点服务企业的下游工商企业由于取得增值税发票抵扣而减税,从而形成了全产业链的减税效应。”胡怡建说。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就公开表示,虽然格力电器属于制造业,并不在去年全面推开的四个试点行业中,但由于改革打通了上下游的抵扣环节,企业所有不动产建设、安装费用和住宿费等可以纳入抵扣范围,所以算下来,“营改增给格力电器带来了10多亿元的‘减税大礼包’。”

 

知名餐饮企业集团小南国也表示,在“营改增”全面推开之前,小南国在采购环节取得的发票中就已经有45%左右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在营改增推开后,通过短期准备,这一比例就已上升至85%。仅此一项,或将为企业节约上千万元的税收成本。

 

此外,由于房地产业、建筑业也纳入了增值税管理,同样基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即可抵扣的增值税原理,门店众多的餐饮企业还将在租赁和装修上“节省”不少成本。这些在营业税时代都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实惠。

 

助推地方经济结构优化

 

“营改增”带来的,远不止是减负效应。更重要的,增值税更能顺应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打通抵扣链条,在地方的经济结构调整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以上海为例,2012年实施营改增试点后,虽然经济增速呈下降趋势,但经济结构却在调整中优化。20112016年,上海第一产业占比由0.7%降为0.4%;第二产业占比由41.3%降为29.1%;第三产业占比由58%提高为70.5%,出现逐年上升的情况。

 

从具体情况看,以信息技术、现代物流为代表的服务业企业快速发展,为上海带来了强劲的税收增长。2016年“华为技术”在上海的税收达到13.67亿元,成为排名最高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申通快递”排名第59位,成为首家入围第三产业纳税百强企业的快递企业。华为、腾讯等明星企业不仅成为上海第三产业中强大的增长引擎,也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虽然第三产业的占比上升有产业自然演进的作用,但营改增的助推效应也不可忽视。胡怡建表示,全面实施营改增后,由于避免了服务业重复征税,减轻了服务业税收负担,消除了服务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对于地方加快服务业发展,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互联网服装定制解决方案闻名的青岛红领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营改增政策,把改造传统制造业的数据工程业务从主营业务中分离出来,建立独立的凯瑞创智互联网科技公司,这样母公司接受凯瑞公司服务就可抵扣进项税。

 

红领公司财务总监吕显洲介绍,凯瑞公司独立运作短短一年多时间,不仅为母公司提供服务,还与国内60多家企业签约进行改造升级。全部改造完成后,不仅可给凯瑞带来大约6亿元收入,还使得这60多家企业转型成本大大降低。

 

青岛市国税局副局长史育红表示,实施营改增推动了企业经营的专业化,改变了以往“大而全”的经营模式,通过主辅分离、专业化协作,重新寻找产业定位,最大限度享受改革红利。目前,青岛市已有468家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辅分离,分离出上千家现代服务型企业,为企业带来了利润增长点,形成了经济增长新动力。

 

为居民带来福利效应

 

受益“营改增”的,不仅是试点的产业和企业,还有普通居民。

 

专家分析,营改增减轻了试点企业的间接税税负,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反映在消费价格上,从而使中低收入者受益。从营改增试点行业分析,生活服务业不但减负占比高,而且幅度大,减负效果尤为显著。由于生活服务业与居民生活关系密切,减负有利于降低生活服务成本,稳定生活服务价格,从而减轻居民负担。

 

一些企业正积极谋划用营改增政策惠及消费者。“自201651日营改增实施以来,携程国际旅行社总体减税200多万元。”上海携程国际旅行社的财务总监王辉说,新税制下公司如果提供跨境旅游服务,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所以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就会将政策和产品结合,让顾客也同时跟着企业享受到国家的政策利好。”

 

让企业获得感更加明显

 

虽然全面推进营改增试点以来,截至2016年底,我国的四大行业及26个细分行业税负均实现下降,但具体到1000多万户试点纳税人中,仍有约1.6%(即16万户)的纳税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税负上升。

 

部分企业对营改增的获得感不强,可能和财务的规范管理有关。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是一家五星级酒店,财务经理王国伟说,去年5月份刚实行营改增时,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税负仅下降0.93%。这是因为政策刚变化,酒店在采购时还没有注意及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此,酒店严格财务制度,要求所有取得的发票必须是增值税专用发票,当月采购物资必须当月取得发票,一些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全部淘汰。

 

“从去年6月份开始,营改增给酒店带来的效果逐渐显现,当月税负下降3.08%11月份和12月份税负下降更是在5.5%以上。”王国伟说。

 

渤海银行的财务负责人张惠表示,2016年度二、三、四季度,渤海银行抵扣的进项税额分别为0.07亿元、0.28亿元和0.49亿元,处于稳步上升趋势。“随着银行业对进项税管理的不断完善,减税效果会进一步显现。”

 

“营改增推进时间愈长,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些,企业的获得感就会更加明显一些。”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指出。

 

一些企业表示,营改增继续改革、释放红利的空间还有很多。例如一些劳务公司常因纠纷或者核算困难等原因,很难在工程结束前开出发票,导致建筑公司的这部分成本无法在进项税中抵扣。希望未来政策能有所调整,即便发票开具晚了,也能给企业追加抵扣。